关于《孔子·里仁》中的一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3:43:4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翻译这一则;这一则中应注意的字、词、句;大致意思;有关故事;从中得出的启示。

偶们上课要用的!帮帮忙撒。。会追加50分滴!!多谢!!
错啦!!
应该是《论语·里仁》!!
非常抱歉!!

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达到目的,就不能承受;贫困和微贱是人们所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达到目的,就不抛弃。君子抛弃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时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必定如此。”

其道:这是指正当的手段。
得之:达到“所欲”或“所恶”的目的。
恶乎成名里面的“恶”:wu,哪儿。
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比喻时间短促。
造次:仓促、匆忙。

这一章,讲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