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表音文字相比,它的优、缺点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1:52:33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传达信息而表意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是语音的书写符号。汉字的优点是直接表意,缺点主要是笔画繁索。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优点是会意,故名思意,见字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老祖宗发明文字时的方法,根据这个事物的特征来造的字,当然了,现在我们用的这些简化汉字,己经不容易找到当初的影子了。
它与表音文字想比,主要是不易输写与发音。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你觉得读起来很方便,可是汉语是国际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包括我们中国的地方人士说地方话长大的人想真正学说普通话都是很难的。发音是关健。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优点是直观、能更好的表达意义,歧义少。汉字本身一个读音包含的意思就很多,比如“shíjiàn”能写成“实践”、“十件”、“识鉴”、“石健”(人名)等,而英文几乎完全依赖26个字母,光是take这个词就有30多种意思,高度重复、难寻规律的字词既易造成上下文歧义也易导致读者视觉疲劳;再就是汉字多变复杂的字形具有独特的美感,造就了辉煌灿烂的书法艺术,也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还有方块字的字形便于印刷排版,也更美观。

当然表意文字对于当代社会来讲也有一些缺点。第一是笔画多难写难认,导致识字率低,很多人会说不会写,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识字率只有10%,解放后通过几十年的扫盲教育、义务教育才把识字率拉到今天的90%左右;而越南改用拉丁字母以后,识字率几乎一夜之间从不到10%飞升到92%。第二是难以表达一些虚词和抽象词汇等,汉字到了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形声字、假借字(即直接套用其他现有的同音字来表示某个意义,如“我”字最早指的是上古时期一种兵器,后来才被假借做人称代词),具有一些拼音文字的特征,实际上汉字属于二者皆有的“意音文字”;日文的假名最早就是一堆假借过来的汉字,专门用来表示一些日文特有的字词,后来才慢慢变成一套完整的字母;朝鲜为了解决类似问题,自己创立一套字母夹在汉字里用;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也是因为表达的意义有限才慢慢发展成拼音文字哥巴文;粤语里面也有不少特有字词,但是在大陆往往作为不规范的方言看待,在香港港英政府又不管,于是民间干脆自己造字、假借字,有的甚至直接用英文字词,十分混乱,现在有一些激进人士还主张粤语搞拉丁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字不表音,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