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1:32

墨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我的解释:画师故意把我〔梅花〕画成墨色,是因为我秉性刚直〔寒冬开放〕朋友还是应该知道我,变了模样我也不会象夏天的鲜花去打扮美人.作者以墨梅暗喻自己的高洁.见笑

 一、 解释“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作者是说如果相遇了不要说不认识,因为从很早作者自身就已经有了这种高洁的品质,就像美好的玉是不需要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
  这句出自:
  《墨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二、另外《诗经》原文中也出现了“莫道相逢不相识”这句话:
  
  采桑
  朝代:唐代
  作者:刘希夷
  原文:
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逶迟恋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墨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解释:画师故意把我〔梅花〕画成墨色,是因为我秉性刚直〔寒冬开放〕朋友还是应该知道我,变了模样我也不会象夏天的鲜花去打扮美人.作者以墨梅暗喻自己的高洁
夏馥字子治,东汉陈留圉人也,党锢之祸牵连受害。少为书生,言行质直。同县高氏、蔡氏并皆富殖,郡人畏而事之,唯馥比门不与交通,由是为豪姓所仇。桓帝初,举直言,不就。   馥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   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治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