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翻译下《九辩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02:12

《楚辞·九歌》的译文,先后见于《诗经与楚辞精品》(余冠英、韦凤娟主编,1995)和图文本《楚辞》(赵机编译,2001)两书。近阅其中《东皇太一》和《国殇》二篇,译文质量令人思考。《楚辞·九歌》是楚辞中的代表作,由于语言和习俗的限制,今文翻译也许达不到原文所具有的完美的境界,但至少也应有诗的韵味,而不该是词语的堆砌或流于通俗的说明。本文试就这两篇加以翻译,力求能从今译文中品味出楚辞的高雅韵味。并附录两书的译文于后,供对比参考。
  屈原原文(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王+真),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望湖译文]
  选定吉日啊,行祀良辰!恭敬祭祀啊,愉我上皇。
  身佩长剑啊,抚彼玉珥;盛装玉饰啊,脆鸣叮当。
  坛铺瑶席啊,玉镇平展;更要奉上啊,名花溢香。
  蕙煮祭肉啊,兰花为衬;桂酒奠祭啊,佐以椒浆。
  扬起鼓槌啊,敲响祭鼓;节拍徐缓啊,歌唱勿慌。
  竽瑟齐列啊,作乐铿锵。
  翩跹巫女啊,服饰艳丽;芳香飘溢啊,馥郁满堂。
  五音纷呈啊,悦耳交响;上皇欢欣啊,愉快安康。
  [说明] 原诗的构成除两句五言外,都是六言。五言第三字和六言第四字例用“兮”字。最特出的是,基本上隔句用韵,且押阳韵一韵到底,这在《九歌》十一篇中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样一篇韵律严整的诗歌,译文也采取相应的严整结构。即以九字两句译原文的六字或五字一句,第一句结尾以“啊”代“兮”,第四句末都押阳韵。问题是原文“陈竽瑟兮浩倡”的“倡”字,《辞海》释为“作乐”,不是唱歌;可读“chàng”,又可读“cháng”,考虑全篇用韵,以后者为是。其他如“玉珥”、“瑶席”、“椒浆”等特殊用语均在注释中有说明,在译文中可不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