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为学注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3 09:48:26

《为学》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二、题解

  本文节选自《白鹤堂文集》中《为学一首示子侄》。这是一篇谈论学习的文章,文章从论述事之难易引申到人之为学。强调事在人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难可以转化为易,勉励人们不要为条件所限,刻苦学习,力求上进,并用生动的故事对比论述一个道理:学习贵在立志,贵在实践。

  三、作者简介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又字仪一,清代四川丹棱(今洪雅县,有的说是今四川丹棱县)人。幼而颖异,十岁能文。雍正十年(1732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历任吏部郎中、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1755年)派任广东肇罗道员。当时州县积案有三千余件,彭端淑权衡事情轻重,依律断案,只用一月时间,积案全部清了,受到当地官民的称赞。
  后因运米回程时不慎失足落水,幸而被救。于是感慨道:“人在宦途不得意时,总怪别人排挤,这次我能怪谁呢?所幸未葬身鱼腹,是上天厚待我,我还有什么所求呢?”于是辞官还乡,致力于古文辞研究。晚年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名重一时。卒年八十一岁。他文学造诣很深,知识渊博,他的弟弟肇洙、遵泗也很有名,一时有丹棱三彭的美称。
  本文是写给子侄们的,目的是教育他们树立志向,刻苦学习,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