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6:57:01
二泉映月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作者华彦钧,艺名阿炳。
阿炳生来就不幸,先是年幼丧母,后来患上眼疾,22岁时传授他音乐技艺的父亲离他而去,后交友不慎,染上宿娼、吸毒的恶习,35岁时,双目彻底失明。就在此时,国内革命战争爆发了,苦命的他更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勇敢地站出来,用音乐的形式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吸引听众涌起爱国热忱。
民国16年,无锡发生四一四反革命事件,他当即编唱了《秦起血溅大雄宝殿》,揭露国民党右派血洗总工会、杀害秦起委员长的暴行。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他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
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 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坎坷的一生展现在人们面前。

■瞎子阿炳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
■《二泉映月》已成绝唱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阿炳在民间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华彦钧”(1893?-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