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银行利率调整是强制性的还是根据市场自动调节的? 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10:08

应该是人民银行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有计划的强制调节的,是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更多和更有效地运用利率手段。这是因为利率手段相对于其他手段比较灵活、精确和易于操作,其政策效果相对其他手段也比较容易预测和控制,从而利率手段更加适合用于对经济进行微调。此外,在我国,多运用利率调节经济还有助于培育和提高经济主体对经济信号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推动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和发展,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减少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剧烈调控的不利影响。近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次数较多,但是效果不理想。因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冻结银行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调整货币供应量,继而间接提高货币成本,以抑制信贷增速。显然其调整效果与直接升息相比,不容易被估量出来。首先,由于“乘数效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收缩货币供应的作用难以准确预测。而且,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本身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也难以准确预测。其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市场利率的巨大波动并且这种波动难以预测,这对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非常不利。但是如果直接提高利率,企业将很容易估算出政策变化对自身的影响。第三,上调存款3准备金率还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不确定性,增加其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导致部分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困难,导致金融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但是调整利率很少会导致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最后,从国际竞争角度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国内银行来说是一种课税,相对提升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升息,那么对于国内银行和储户来说都是一种保护。

  有观点认为我国应该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来调控宏观经济。我认为,我国已经选择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出于国内经济需要来干预汇率,必然会加剧国际社会对我国操纵汇率的指责,导致国际贸易摩擦。此外,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不断开放,通过管理汇率来调控经济的成本将非常高。这还不如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独立浮动,从而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作为经济信号的作用和增强其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目前上调利率是为了抑制投资,目前金融市场投资过热,而且有不少投资产品趁机浑水摸鱼.可以肯定的是调整利率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