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国际为何分了又散,散了又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8:17:37

历史本是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864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决议创立一个「Intel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为诸国工人团体联络机关。这个新团体底名称直译应为「工人底国际的联合会」,这里「国际」二字是作形容词用的。即「英法德意诸国工人联合会」之意。马克思当时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这个新团体工作,渐渐以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整个组织了。不久,会务大大开展,小国工人也来参加这个组织,遂成为世界上一种势力,为诸国政府所畏惧。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字,简称为「International」(「国际的」)以后成了习惯,整个团体就叫做「国际」了。这是第一次,这个形容词变成了名词。

1871年,巴黎工人暴动,「国际」底法国支部不仅参加,而且占据领导地位。可是这次有名的「巴黎公盟」失败了,「国际」受了极大打击,外面资产阶级政府底取缔,里面小资产阶级思想底进攻,遂使组织力量一天比一天衰弱,终于在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马克思领导的这个「工人国际会」在工人运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国际」,以别于后来的几个工人国际组织。

1889年,马克思死后六年,第一国际解散十三年,法兰西大革命一百周年,——那时,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盟失败后的反动潮流底下又开始觉醒了,仍旧要求一种「国际的」组织。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社会党、英国工党及其它各国工人政党,遂于这年派代表在巴黎开会,复活「工人国际会」。恩格斯当时还没死,他亲自参加这个会议,充当主席。在工人运动历史上,这个复活的「工人国际会」被称为「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不同的,是第二国际并非各国工会底国际组织,而是各国工人政党底国际组织,因为在第一国际时,群众性的工人政党尚未存在哩。恩格斯死后,第二国际没有公认的领袖。其中最大的党是德国社会党,它的领袖,恩格斯死后是倍倍尔。倍倍尔死后,理论的领袖是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第二国际成立恰遇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一方面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能够拿出一部分从殖民地得来的超额利润贿买劳工贵族去鼓吹改良主义,他方面无产阶级革命临近又使得代表下层工人群众意识的革命者举起革命旗帜。所以第二国际内部发生激烈的斗争,结果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改良派就背叛工人阶级国际主义而拥护各自政府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