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46:34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 、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子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 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贵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请大家帮帮忙.我想要译文

熙宁(宋神宗年号)八年夏天,江浙一带发生重大旱灾。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官职名)赵大人,在百姓还没有遭遇饥荒之前,通过文书问下级各县说:“遭遇旱灾的有几个乡?百姓能够自己供给自己的有多少?应当接受官府救济的有多少?银库粮仓能够发放多少钱财和粮食?富户人家可以招募来让他们捐献粮食的有几家?和尚、道士所吃的化缘来的粮食,登记在案的,保存了多少?”让下级把这些数目依次回答出来并谨慎的做好准备。
州县的官吏记录了孤寡、年老、残疾 、病弱这些不能自己供养自己的人共二万一千九百余人,向赵大人汇报。按照旧例;每年发放给穷人的粮食最多到三千石。官府征收富户捐献的粮食,以及和尚道士化缘来的粮食,共计四万八千多石,补充国家粮仓的不足。从十月出一开始,每人每天领到一升粮食,年级幼小的领一半。担心人多发生骚乱,就下令来领粮食的男女不在同一天领取,每人一次发放两天的粮食。又担心百姓逃荒流浪,就在郊外的野地设置了发放粮食的地方,共五十七所,使百姓都能很方便的领到粮食,并告诉他们离家逃荒的不予发放。考虑到官员人数不够用,就统计在本地境内居住而没有在任的官员,发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分担工作。对于不能养活自己的灾民,就采取这种措施。
对于能够自食其力的,让他们转告富人,不得停止卖米;又调出官粮;共计五万二千多石,平价卖给百姓。卖米的地点共十八处,使买米的人很方便就能买到。
又征招百姓建造城墙四千一百丈,共计工人三万八千人,根据劳动量发给他们钱,还发给米,有多了一倍。百姓有贷钱的,官府就告知富人一定要贷给他们,要还的时候,官府替他们偿还多出的部分。抛弃孩子的,让人把弃婴抱来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