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和首相到底谁有实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5:22:27
RT

元首是对国家或政党领导人的尊称,不是职位称呼。
国家依据政体不同,掌权的元首职位不同,如,一般认为皇帝或国王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日本,首相拥有实际的权力,还有英国,虽然有女王,但是掌握实权的也是首相。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国家主席代为行使权力。

首相

晕喔`~都是有实权~~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首相。
元首不是职位称呼,只是一种尊称。

“元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有着不同的内容。

罗马共和帝国,元首是指元老名单中的第一名,既首席元老。只是当执政官征询意见时,元首有权第一个发言。元首一般都是由监察官跟于财产、声势等,从元老院的成员中挑选出来的。

公元前28年,屋大维当选为执政官。他以执政官的身份对元老院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元老院增加了大批拥护屋大维的新贵,从此元老院成了屋大维的驯服工具。表面上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制,实际上他已窃取了罗马共和国的一切重要官职,他是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及首席法官。接着,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意思是“神圣的”和“至尊的”)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屋大维虽保留了共和国的形式,但是他独揽行政、军事、宗教和司法大权,成了事实上的专制君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就把这种屋大维式的个人独裁统治,称为“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简称为“元首制”。元首制确立的那一年——公元前27年,也就是罗马帝国开始的日子。

首相
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制国家中政府首脑的中文通称。

在君主立宪制下,首相多为国会多数党的党魁或多数派的首领。

在君主独裁制度下,首相通常由君主任命,替君主执行命令的内阁最高官员。

在议会制中,例如英国的西敏寺制度,首相是政府的首脑,而国家元首(国王或总统)只有仪式上的职能。在一些君主立宪的国家中,首相可实行宪法上授予君主的权力,而无需经国会批准。首相除了是政府首脑,首相也有其他职能,例如,英国的首相兼任「第一财政大臣」(en: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而在二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