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鹃与周瘦鸥有什么关系没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35:53

只有秦瘦鸥,同周瘦鹃都是上个世纪的文人.

  周瘦鹃(1894~1968) 原名祖福,后改名国贤,号瘦鹃,别署泣红、侠尘、兰庵、紫罗兰主等。江苏苏州人。
  早年就读于上海民立中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为《小说月报》、《小说时报》、《妇女时报》撰稿,译域外小说。民国6年(1917年),他翻译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由华文书局出版,收有高尔基《意大利的故事》,是为中国最早译介的高尔基作品。民国8年(1919年),收到由鲁迅签发的对《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的奖状和批复:“该书为弱小民族代言,乃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殊胜嘉许也。”民国9年(1920年)春起主编《申报·自由谈》,以“茶余酒后消遣”的趣味主义为办刊宗旨,刊登大量鸳鸯蝴蝶派作品,与此同时,为先施公司主编《乐园日报》,为中华图书馆主编《礼拜六》和《游戏世界》杂志。民国10年(1921年)秋,为大东书局创办《半月》杂志,风行一时;后复办《紫兰花片》月刊,《紫罗兰》、《新家庭》杂志。民国21年(1932年)年底辞去《申报·自由谈》编务,改编翌年元旦创刊的《申报》副刊《春秋》。民国25年(1936年)9月,上海各报发表《文化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签名者有鲁迅、郭沫若等21人,他也是其中一员。民国28年(1939年)辞《申报》职,返苏州致力于盆景栽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苏州,在园林艺术研究上卓有成就,被聘为江苏省与苏州市博物馆名誉副馆长、苏州市园林管理处顾问等。著有《行公集》、《消闲集》、《信美集》、《碎琼集》、《霏玉集》、《忆语集》等。

  秦瘦鸥
  原名秦浩。上海嘉定人。民进成员。毕业于上海商学院银行系。1949年前后历任《大美晚报》、《大英夜报》、《译报》编辑,上海持志学院、大夏大学讲师,中国通商银行衡阳分行文书主任,香港《文汇报》副刊部主任,集文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文联委员。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秋海棠》、《危城记》、《梅宝》、《第十六桩离婚案》、《孽海花》、《永夜》,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闲话》、《戏迷自传》,评论集《小说纵横谈》,札记集《里读杂记》,短篇小说《恩、仇、善、恶》,短篇小说集《第三者》,译著《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