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薄起源于那个朝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32:48

至少秦朝商鞅变法时已将国民编为什伍。
其变法内容包括颁布法律,编定户籍,制定连坐法。
商鞅借用李悝的《法经》的内容进行变法。把全国居民按5家为一伍、10家为一什的原则编定户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的制度。规定,告发“奸人”的可以如同斩得敌人首级一样得赏。不告发的要腰斩。谁家藏“奸”,以投敌罪处罚;而其余9家倘不检举告发,要一起治罪。旅客住宿要有官府凭证,客舍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即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未带凭证,被主人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秦朝

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