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这首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1:40:03
请大家帮帮忙啊

这首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1814-1841)所作。有几种译本,与你所写“去远方,你为了什么,你带走什么,你又留下什么? ”有些不一样,但大意一致。个人喜欢飞白所译,顾蕴璞译的汉语修辞的痕迹太重了。



在大海的蒙蒙青雾中
一叶孤帆闪着白光……
它在远方寻求什么?
它把什么遗弃在故乡?

风声急急,浪花涌起,
桅杆弯着腰声声喘息……
啊,——它既不是寻求幸福,
也不是在把幸福逃避!

帆下,水流比蓝天清亮,
帆上,一线金色的阳光……
而叛逆的帆呼唤着风暴,
仿佛唯有风暴中才有安详!

(飞白译)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①,
也不是逃离幸福②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一八三二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诗人站在彼得堡(今为列宁格勒)波罗的海之滨,望着茫茫的大海,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名诗。诗人在表现孤独、自由等主题时塑造了飘浮大海,祈求风暴的孤帆这一诗歌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那股冲破牢笼的强烈渴望。全诗每个诗段都是一、二行写景,三、四行写情,情景相生,耐人寻味。第一诗段写孤傲不群,第二诗段写孤独出自对现状的厌倦,第三诗段写消除孤独不宁的希望在叛逆的风暴之中,结构极为严谨。此诗最初是附在诗人给洛普欣娜的信中的。
①②这里所谓幸福,是指世俗概念中的幸福。对它既不寻找也不逃避,是指处于一种对现状已经厌倦,但还未彻底决裂的彷徨状态。



央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