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给介绍下万松书院的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30:37
谢谢

万松书院位于西湖南线景区万松岭。万松岭书院充分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集中展现明代书院文化和科举制度场景,演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杭同窗三年的绝美爱情故事,完整凸现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风貌,打造西湖历史文化景观廊道。
  据史料记载:万松岭上原为报恩寺,寺院修建于唐贞元年间,寺内建有“舞风轩”、“万菊轩”、“浣云池”、“铜井”等,唐时白居易和宋时苏东坡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在与寺僧谈禅说理之余都留下了笔墨。万松岭的地名就出自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的名句。苏东坡对当时的“万菊轩”是这样描绘的:“一轩专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木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径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道者,陶翁犹自未离群。”
  万松书院曾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省文人汇集之地,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四大书院”。有联为证:浙水重敷文,看此山左江右湖,千尺峰头延俊杰;英才同树木,愿多士春华秋实,万松声时播歌弦。造就了袁枚等莘莘学子,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齐召南、秦瀛等大学者也曾在此讲学。几百年来,万松书院为浙江乃至全国塑造、输送了无数人才,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尊师重教、育才树人的民风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万松书院文化陈设

  万松书院主入口浮雕:
  正面展现梁祝同窗三载的场景,左边“拜师”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中国传统美德,右边“日课”是教者诲人不倦、学者孜孜以求的写照。

  品字型石牌楼:
  中间石牌坊正面书“万松书院”,背面书“太和元气”;左牌坊正面书“敷文书院”,背面书“道冠古今”;右牌坊正面书“太和书院”,背面书“德侔天地”。万松书院、太和书院、敷文书院代表了书院的三个时期。书院三座石牌坊呈“品”字排列意为: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品。牌楼上祥云环绕,正面雕着双龙戏珠和梅兰竹菊,背面雕刻福禄寿图案。镂空雕刻演绎了传神的石雕技艺,让人惊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之美。

  书院建筑

  一进为仰圣门:
  仰圣门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高山仰止”取自司马迁《史记》。“仰圣”即表示人们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仰圣门是提醒人们步入书院必须衣冠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