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懂医的朋友进来看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2:18:08
MR所见:桥脑区见小斑点状异常信号,呈稍长T2稍长T1,水抑制序列呈略高信号,余脑实质未见明显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垂体大小形态正常。诊断意见:桥脑腔隙性脑梗死。
请问严重吗?能否治愈?平时应注意什么?谢谢!

你妈妈的情况目前来讲关系不大。
腔隙性脑梗死老年人多少都会有的,一般都是陈旧性梗死灶,系有微小动脉闭塞所致,多见于高血压患者,多数没有症状,或是症状比较轻微。不知你母亲是否有症状,没有的话不需特别治疗。但以后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脑中风),应注意预防:
一、有高血压的话注意控制血压。二、饮食清淡,最好是低盐低脂饮食。三、吸烟的话应戒烟。此外注意查一下血脂,血脂高的话需降脂治疗等等。
药物: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是目前少数有证据的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药物之一。用量:75~100mg/天。其他药物可用可不用。

不严重但要注意身体了,很多老人家都会有的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塞

凡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经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径小于2mm者,称为腔隙性脑梗塞。多位于底节、内囊、丘脑、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

什么原因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
(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三)小动脉粥样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四)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腔隙性脑梗塞有什么症状

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