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学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48:30

是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它于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学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始于夏代,当时的学校称作“校”。

《汉书·儒林传》记载:“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校、庠、序分别是夏代、商代、周代的学校名称。

西周时,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设在西周王都和诸侯国的学校叫国学,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周王的大学称“辟雍”,诸侯的大学称“泮宫”。国学是大贵族子弟的学校。当时规定,太子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公卿大夫等贵族子弟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此外,各地还为一般的贵族子弟设立了“乡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就被贵族统治阶级所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宗教祭祀知识和作战的技能经验。如“辟雍”和“泮宫”以师氏(或单称师)掌教武艺,以乐正(或称大司乐,也称乐师、太师)掌教诗书礼乐。商周时代的“六艺”:礼(礼节、仪式)、乐(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计算),都是学生必修的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