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近视怎么办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0:45:25

一、古人患近视眼的概率不多
1、大部分人不认字,那时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如解放前,能念完小学就可以当先生了。
2、他们近用眼情况很少,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
1)没有电脑、电视,不用一天到晚盯着屏幕看;他们没有游戏机,不用担心孩子在网吧里几小时甚至几天不出来。
2)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的学生读的书很少,如没有外语、物理、化学等,数学也只是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没有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
3)古代学生读书不多,科考主要是写文章,这不需要大量的阅读(可读的书也很少),在煤油灯下读书对近视的加剧作用很弱(本人已考证此观点)。
4)古人点油灯怕费油,为尽量利用自然光,早睡早起,室外阅读或书写有利于预防近视。
二、近视在古代的危害很小
1、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也就不用想什么办法治近;
2、古人的生活节秦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的危害就小。
3、近视了,将书与眼睛移得稍近些即可,而字比现在刊印的字大许多。
4、古人没有眼镜,不会发展至高度,也极少患并发症。

三、古人有预防近视的自然疗法
1、 前的书都是大字,虽然没有什么标点,但字号大,不用贴得很近。
2、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比较长,眼睛不能紧贴纸,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3、古人没有眼镜,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基本没有玻璃体混浊等近视眼并发症(其理论依据见本人的眼镜专题)。
5、古代没少有高楼大厦挡视线, 出门四周一览无余视野开阔,室外活动多,有利于预防近视。
6、此外,古人行路、骑马、野外生活都有预防近视作用,所以古人的近视非常之少,危害也很小,与其他疾病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四、古人近视的反映及眼镜应用
1、古人还是有不少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是这样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