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诗文的主要流派有哪些,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43:18

一、明代诗文的发展情况
1、明代初年有成就的是经历元末社会动乱的作家,如宋濂、刘基、高启等,他们的创作对纤丽的文风有所改变。
2、永乐以后,占统治地位的是“台阁体”。以“三杨”为代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表面雍容典雅,实则空疏呆板,只有于谦诗歌例外。
3、明中叶以后,反对台阁体的是“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他们反对文章空洞无物是对的,但一味摹拟、复古,则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
4、针对“前后七子”复古倒退的主张,崛起了“唐宋派”,他们也主张学古,但又主张要有时代性,“自为其言”,“直抒胸臆”,其中以归有光的创作最为突出。
5、向复古主义发起猛攻的是深受李贽影响的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公安派反对摹拟,主张“独抒性灵”。他们的诗文,清新俊逸,语言“宁今宁俗”,尤其是传状、书简、游记、笔记,真情畅达,对晚明及以后的小品,取得了几乎支配性的影响。缺点的题材狭窄,有时失之浅薄俚率。
6、明末,出现了一些文社组织,“复社”、“几社”的活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有些作家兼擅众长,以张岱最为出色。
二、清诗诗文流派简介
1、清诗坛主要有三派:
(1)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主张“诗贵性情”(要温柔敦厚),“亦须论法”(古体学汉魏,近代学盛唐)。
(2)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主张写个人的“性情遭际”。
(3)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肌理包括义理(思想)和文理(文词)两方面,作诗以学问为根底,“满纸死气”。
2、桐城派是清代正统古文,是贯穿清代的巨大流派。代表人物为安徽桐城的方苞、刘大木魁、姚鼐。他们共同标榜孔程朱的“道统”和韩柳欧苏的“文统”以及综合了二者的古文“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其作品以山川游记、记事小品为佳,一些文论,影响较大。
此外,明末清初启蒙的进步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写了不少优秀的政论。清初散文以侯方域、魏禧、汪婉三家为代表。
骈文出现“中兴”景象,著名作家以汪中、阮元为代表。
汪 中:《哀盐船文》(附序)
3、词的流派
清代词作、词论、词辑成就斐然,词人众多,风格多样,尤工于修辞炼句,审音守律,呈现出“中兴”气象。主要流派有四:
1、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