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乙肝六项化验单是这样的 阴阳都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16:19
HBsAg阳
HBeAg阳
抗-HBC阳
抗-HBelgM阴
抗-HBs阴
抗-HBs阴
抗-HBe阴
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你这属于“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与“小三阳”,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前者是指乙肝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中的第1、3、5项为阳性者;后者是指第1、4、5项为阳性者。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大三阳”病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十分活跃,且其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甚至尿液都可能具有传染性。一般来说,如肝功能正常者不需特殊治疗,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防止传染他人外,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及婚育。但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如发现肝功能异常时则需及时治疗并应加以适当隔离。

对于“小三阳”患者,则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每3个月复查肝功1次,能持续2-3年),称之为“稳定的小三阳”,这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较好的转归,可看成是一个健康者,不需治疗,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也不具有传染性。第二种情况是肝功检查经常异常,或时好时坏,称之为“不稳定的小三阳”。这主要是由于感染了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当肝功能异常时要积极进行治疗,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所谓“两对半”检查,就是抽取病人静脉血,检查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上述检查通常被人称为诊断乙型肝炎的“两对半”。

其中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质,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所以它的阳性是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一般在感染病毒后2-6个月,血清转氨酶还末升高时,就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能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可持续阳性。表面抗体是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常在恢复期出现阳性。同时,接受乙型疫苗注射者,大多也呈阳性。

e抗原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日就可测得阳性。e抗体阳性在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核心抗体通常在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肝炎症状出现前即可在血清中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