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18:11
谁有汉武帝的资料阿,能不能在下周三给我答案。谢谢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当政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长达50年的盛世景象。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刘邦分封一些同的子弟到全国各地做王,想借此确保刘家的天下。受封的诸侯王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在辖区内拥有军队,征收租税,铸造钱币,任免官吏。后来诸侯王的势力过大,严重影响中央的统治。

汉武帝当政后,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这就是“推恩令”,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的领地就小了,再没有力量对抗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这样,经过长期斗争,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了,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为了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

第一,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第二,提出了“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张只提倡儒家学说,其他各家学说,都禁止传播,以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汉朝政府里就有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刘彻是汉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承文景之治而即位,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下推恩令。随后,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仕于诸侯王的犯罪官吏,严禁朝臣外附诸侯王,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6人。诸侯王、列侯的势力日益衰落。为了加强皇权,武帝于北军置八校尉,又设期门、羽林军。他在裁抑丞相职权的同时,提拔许多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士人,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又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人,按六条问事,考察吏治。此外,还任用一批酷吏,打击各地的不法豪强,以维护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