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奥数?与数学是一样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05:46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最早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是匈牙利。1894年匈牙利“物理—数学协会”通过了在全国举办中学数学竞赛的决议。从此以后,除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和匈牙利事件期间中断过7年外,每年10月都要举行。匈牙利通过数学竞赛造就了一批数学大师,像费叶尔、哈尔、黎兹等,使得匈牙利成为一个数学上享有声誉的国家,同时也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兴趣,纷纷仿效。1902年,罗马尼亚由《数学杂志》组织了竞赛。1934年前苏联在列宁格勒大学主办了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首次把数学竞赛与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联系起来,以后逐年举行。数学竞赛的大兴起是本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那时举办全国性数学竞赛的已有近20个国家。我国在1956年由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等人倡导,举办了首次中学生数学竞赛。各国数学竞赛的兴起为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956年,在罗马尼亚罗曼教授的积极倡导下,东欧国家正式确定了开展国际数学竞赛的计划。1959年起有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第一届IMO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拉开帷幕。但前五届的参赛国仅限于东欧几个国家,60年代末才逐步扩大,发展成真正全球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为了更好地协调组织每年的IMO,1981年4月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IMO分委员会,负责组织每年的活动。自此,IMO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并逐步规范化。

我国自1985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至今,9年中参赛50人次,得奖40人次,其中获金牌32个,银牌12个,铜牌4个,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在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竞赛也逐步兴起。1986年10月,“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诞生;1991年4月,“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赛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