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康定情歌是怎么产生的吗? 听说这里面有个故事哪个知道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03:28

《康定情歌》是上个世纪30年代诞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由当地的群众自发编创并于40年代逐渐流传开来。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在从军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后将此歌转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十分喜爱,又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后来伍正谦在学校的一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后来,江定仙又将此歌推荐给了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宜萱同年在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公开演唱了此歌,以后便将此歌作为自己的保留节目,从南京唱到了大西北,从国内唱到了国外,使《康定情歌》传遍了世界。

康定情歌的传说
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是这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当时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康定城有一卖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长得漂亮美丽,举世无双,康定人称“松光西施”。每天早上她都要上街卖松光,康定人只要听见她叫卖松光的声音,都要打开门窗探出头来,有的是为了买松光,更多的是为了一睹“松光西施”的芳容。康定情歌唱的就是朵洛。这可能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雏型了。按老人的年龄来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康定情歌就已萌生。 康定的人文是多样的,作为茶马古道上的物资集散地,它必然是多民族的多种文化交流和融汇,作为康定的民歌正是这种交融文化的体现。正是从这种意味上看,历史造就了《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茶马古道这块沃土上生长出来的高原雪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不是哪一个才子大腕的个人杰作,是由民间歌手创作,又由众多文化人和民间歌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可以肯定在情歌的背后还有许多美妙的传奇故事,情歌的作者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许多关于情歌的传说,有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康定的文化内涵,这是雪域高原的罗曼蒂克,这是人们对康定这座文化古城的理想和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