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业在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16:37

一、我国仓储活动的现状分析

前面论述了我国仓储业的发展历程,今天的仓储活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了仓库管理制度,新建、改建了一大批设备较好的仓库,为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一定的后勤保障作用。我国仓储业的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明显部门仓储业的特征
自从我国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资料流通完全纳入了计划分配轨道,企业所需要的物资只能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进行申请,经过综合平衡以后,再按各部门进行计划供应。而各部门为了储存保管好分配来的各种物资,就需要建立仓库。于是,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了部门仓储管理系统。从当时来看,部门仓储业的建立为保证本部门的物资供应,完成本部门的生产建设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部门都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其他部门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没有一个统一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因此,出现了目前存在的重复设库问题,物资流通中转环节多,流通渠道不畅,库存居高不下,物资损失浪费大等。
2.对于自动化仓库技术的引进缺乏必要的经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在引进自动化仓库技术方面也缺乏必要的经济技术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刮起了一股自动化仓库热,许多企业和部门纷纷建立自动化仓库,投入了大量资金、财力和人力,但真正能充分发挥自动化仓库作用的不多。
3.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仓储技术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各地发展不均衡。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仓储技术传人我国,使我国仓储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自动化仓储技术传人我国以后,我国的仓储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自动化仓库,例如北京汽车制造厂、南宁拖拉机厂等先后建造了自动化仓库。与此同时,人们对仓储工作的看法也起了变化,逐渐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并注意引进先进的仓储技术和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素质。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例如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