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篇与《我心中的林黛玉》有关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49:57
一定要是红楼梦的。最好就是对宝黛初会的,就是第3回里的作评价

一直以来,我都想用一种颜色来描绘黛玉 ,如果说曹雪芹把杨贵妃式的丰满之美赋 予了薛宝钗,宝钗该是牡丹,该是群芳之 首,该是娇艳明丽的,那么黛玉身上散发 出的就应该是更具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 之美,所以我想选择神秘而又高贵的紫色 。 我总认为黛玉身上有一种浓浓的贵族气质 ,她清高孤傲却超凡脱俗宛若仙子,她身 世凄苦却才情过人诗冠群芳,她敏感多疑 正是她高贵而又自尊的表现,她时时刻刻 维护着自身的人格尊严,从不向世俗礼法 低下高贵的头,她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造 就了她清冷孤傲的贵族气质。如果宝钗属 于朴素高洁黛玉就属于高雅浪漫。 但黛玉身上最让我倾慕的就是她的才华, 如果要读懂林黛玉,就要读懂她的诗,黛 玉可谓是才女中的才女,她的诗风流别致 ,与宝钗的大相径庭,所以她的身上同时 又散发着一种怡人的诗人气质,曹雪芹似 乎有意将黛玉与历代的才女相比,“堪怜 柳絮才”,“冷月葬花魂”两句就是说的黛 玉,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 教森严的社会,黛玉的才情过人也许远不 及宝钗的淑女风范。 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她敏感多疑、

善感、小气刻薄,可在我看来她性格中的 缺陷与她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 贾府,她只有竖起自己身上所有的刺去保 存她仅存的自尊心,她寄人篱下无家可回 同时又使她产生了莫大的自卑,“心比天 高,命如纸薄”不仅是晴雯人生悲剧的根 源,同时也是黛玉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 因。其实,黛玉多疑敏感的性格背后却是 坦诚、勇敢、真挚和善良的真情流露,这 可以从她对宝钗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看出 来,宝钗只是对其略表关心,指出“看多 了杂书会移了性情”,黛玉便与之真诚相 处,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再者我 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的“诲人不倦”及 香菱不惜舍近求远让黛玉而不是宝钗教其 作诗中看出,黛玉也不是一味的清高孤傲 ,她待人的真诚是真挚而发自内心的,而 不是虚伪且华而不实的。有人认为宝钗虚 伪圆滑世故,宝钗的确有其圆滑世故的一 面,但我认为她也是“真诚”,只是她真诚 信奉的是封建礼教,与黛玉的真诚率真是 不一样的。 在我心中,林黛玉是整部《红楼梦》中最 具有魅力的女性,她不仅成为《红楼梦》 精神内涵的灵魂人物,同时也是《红楼梦 》中最赋有悲剧美的女性,悲剧最动人之 处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