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魂销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01:55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魂销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什么意思

这首七言古诗作于吴兆骞被流放时。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苏吴江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吴以科场案逮系,遣戍黑龙江省宁古塔,居塞外二十三年,后经友人营救,得赎归。称“季子”以其行次在后,并暗用《公羊传》“季子弱而才”之意。题目冠“悲歌”二字显示了主题,全诗感情深沉,如泣如诉,对吴兆骞所蒙受的冤屈和遭受的苦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并透露了对清朝残暴统治的愤慨。吴伟业在科场案中有赠陆庆曾诗,有赠孙承恩及其弟孙旸的诗,均不及《悲歌赠吴季子》,这首诗可以说是这类诗中的绝唱。吴兆骞之名脍炙于世人之口,实由此诗始。
  诗的开头五句,诗人饱蘸感情笔墨,发出强烈的感叹。前两句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谓人生途中,最使人伤痛的莫过于远离故乡,告别亲人。后三句,“君独何为至于此?”是说万想不到像你这样的人,竟会落到如此地步。“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流放的去处穷山恶水,荒漠凄凉,你在那里将要受到种种摧残,度过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非人非鬼的漫长岁月。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事啊!
  接着就是实写。先写吴兆骞的出身、才华和受诬。吴兆骞出身江南富贵人家,十三岁学经学史,词赋文采无人能比。正是由于才华出众而受到打击排挤。“白璧青蝇”语出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比喻好人为谗言小人所诬。一旦捆绑去了,就无法分辩,等待着的厄运是流放到行客不至的遥远边塞。次写吴兆骞行前情景:“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押送的官吏且流泪不止,流徙者更无指望了。他尚且愁着不能归来,我这次去一定要死在戍所了。这里就写出了流徙者不能生还的愁苦心情。再次写宁古塔流放地的恶劣环境,一幅边塞荒漠可怕的图画立现眼前。“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是写塞外沙漠中大雪飞舞,积雪之深。“龙沙”指白龙堆沙漠,泛指塞外沙漠。吴兆骞《天东小纪》:“沙林东八十里为宁古塔,临江而居,以木为城。地极寒,八月即雪,清明冰乃解。”八月江南正是天高气爽,景色宜人之际,而在边塞沙漠已是冰天雪地,久居江南的吴兆骞怎能习惯如此恶劣的气候呢?“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这里的古战场白骨皑皑,黑龙江上无船无渡,人烟稀少。“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这里有凶狠的老虎和犀牛,流徙者只能像蝼蚁一样生活在土穴中。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