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舍生取义写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19:25:52
是对这个成语的看法的文章,是文章,文章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我买单,舍熊掌而取鱼也,你买单,先取熊掌再取鱼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择一,舍生取义也。——蒙子
蒙子这番极其富有激情的论文随着中学语文课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但是心理学家说过,记忆总是不准确的,所以如果上面所述段落与原文有所偏差,请原谅。
今天我要说说,舍生取义的道理。用现代的政治术语说,可以把取义是归纳为“公共利益”,求生可以看作保护“私有财产(人身生命显然是最私有的也是最宝贵的私有财产)和基本人权”。
舍弃自我,为公共利益而献身,这肯定是高尚的。革命时期,你不牺牲,则可能有很多同志倒下,革命会受到损害。所以江姐受虐行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可以看作是一种高尚。
但是假若和平时期,便不能以舍生取义作为社会伦理的标准,因为现代的普遍认识是,人权比部分公共利益,甚至大多数公共利益更神圣。根据经典的自由主义学说,私有财产与基本人权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于一切公共利益。所以据说美国银行遭到抢劫时,职员抱命才对,去反抗,保护公有财产,可能会被解雇。今年两会,我国修订宪法,增加保护人权与私有权的条款,正表现了对这一国际共识的承认与接受。
舍生取义应当是一种特例,正如前文所说,在非常的革命时期适用。说句不恭敬的话,江姐能挺过严刑拷打,她的心理还能否和普通人一样,我表示置疑。似乎让和平时代的普通人都去学习江姐,被挑指甲盖都谈笑风生,不太现实也不太健康。
但是显然,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是被大力提倡的,至少在我念中学的时候,语文课上这么学的。江姐被虐待的电影也属于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反复播放的。
这里存在一个思路,特例被当成符合一般标准的典型,进行宣扬教化。
同类还有雷锋。毛主席说向雷锋同志学习,这话没错。但所有人都象雷锋那样?我觉得不可能。雷锋舍己为人,超乎常人,也是特例。至少,假若我们以纯粹的科学眼光视之,他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和普通人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要普及一个一般人做不到的观念呢?
回顾历史,发现这个现象并不反常,典型的二十四孝,要么割肉,要么自杀,要么扮变态,都是非常特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