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怎么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55:25
毕业设计做的是组织培养,要找出最合适的培养基,老师说正交实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是我不知道正交实验是怎么做的
老师让自己查

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计算表格化,使用者能够迅速掌握。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例1]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A:80-90℃
  B:90-150分钟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高。试制定试验方案。
  这里,对因子A,在试验范围内选了三个水平;因子B和C也都取三个水平:
  A:A1=80℃,A2=85℃,A3=90℃
  B:B1=90分,B2=120分,B3=150分
  C:C1=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这是目前最流行,效果相当好的方法。统计学家将正交设计通过一系列表格来实现,这些表叫做正交表。

例如表2就是一个正交表,并记为,这里“L”表示正交表“9”表示总共要作9次试验,“3”表示每个因素都有3个水平,“4”表示这个表有4列,最多可以安排4个因素。

常用的二水平表有三水平表有四水平表有;五水平表有等。还有一批混合水平的表在实际中也十分有用,如等。

例如表示要求做16次试验,允许最多安排三个“4”水平因素,六个“2”水平因素。

表2 正交表

No.
1
2
3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