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五十四门礼炮是哪五十四个民族?没有哪两个民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36:00

开国时已确认全国有54个民族吗?

对《爷爷毛泽东》中一个说法的辨析

作者:江虹

几年前,我曾为本刊校核一篇题为《开国大典花絮》的稿子,文中称:开国大典使用54门礼炮是象征着全国54个民族的大团结。经查阅有关资料,我认为此说不符合事实。
近日,读了国防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隆重推出的毛新宇编著的《爷爷毛泽东》,发现这一提法再度出现。该书第七章末节《开国大典》中称:“随着五星红旗的徐徐升起,礼炮在军乐声中惊天动地地鸣响了。由54尊大炮同时发出28响。据说54尊大炮代表全国当时已确认的54个民族,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坚如钢铁的团结。”看来此说法已广为流传,并为相当权威的作者和出版物所认同,因而有加以核实澄清的必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已确认全国有54个民族吗?我的回答是N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迁徙、分离、融洽的复杂变化。在旧中国,阶级压迫、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经济、文化又十分落后,历代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进行周密和科学的民族调查、识别工作,因而对全国有多少少数民族并不清楚。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等对民族问题所提的基本口号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报刊上常见的民族称谓除上述五种外,只有苗、瑶、憧(现称壮)、黎、朝鲜等几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主要在汉族地区活动,对全国少数民族的情况亦不甚了了。1934年秋至1936年秋,红军长征途经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西南、西北地区时,中共中央、红军总部发布的有关民族问题的各类文告,往往把西南地区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统一称为“番人”,把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称为“回族”。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强民族工作,但其范围仅限于华北、华东、东北等解放区,同时由于战争环境,工作重点放在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上,未能全面、系统地进行民族识别工作,而西南、西北、华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1949年9月前还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这些地区的民族识别工作更是无从着手。因而在新中国成立时,是不可能确认全国有多少个民族的。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杨堃:“直至解放初,我国究竟共有多少少数民族,谁也说不清楚。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自愿呈报的民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