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舆髡首,桑扈裸行”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3:21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接舆,楚狂接舆也。髡,剔也。首,头也。自刑体,避世不仕也。桑扈,隐士也。去衣臝袒,效夷也。言屈原不容於世,引比隐者以自慰。〕接舆剃光了头,桑扈裸身前行。

诗人叙述了古代贤者如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等坚持真理,正道直行的品德以反抗所处的溷浊社会及其黑暗统治。诗人分别用古代贤者的正直性格和不幸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品行和处境。

接舆、桑扈,相传分别古代的狂士、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有:“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这段意思是说,接舆见楚政无常,而孔子却到处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因而对孔子唱歌,说乱世没有拯救的希望,劝说孔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

“接舆,春秋时楚国狂士。髡首,剃去头发,古代刑罚之一,相传接舆曾自刑身体,避世不仕。” (朱东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上编 第一册P174)

既然如此,“接舆髡首兮”就应是接舆“自残”而造成的,译为“接舆成为奴隶”不妥;由此得出,“桑扈裸行”,亦是表明桑扈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不能译为“桑扈没有衣裳”。其实,就诗歌整体而言,“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是承前两句“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而说的,意为要象接舆桑扈那样“不能变心而从俗”;“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也是针对前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而言的。教参则分析为“诗人叙述了古代贤者如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等坚持真理,正道直行的品德以反抗所处的溷浊社会及其黑暗统治。诗人用古代贤者的不幸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处境和身世……” (P42第二段)笔者的认为,上述的表达明显不妥,应改为“诗人分别用古代贤者的正直性格和不幸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品行和处境。”

另外,“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句中的“与”字,笔者以为应解释为“数”(shǔ)。清代王夫之在《楚辞通释·卷四》中对这一句作了解释,“与,数也。”马茂元先生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58年版)中也有此说(该书P130)。

综上所述,文首的关于《涉江》文段的翻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