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FDTD算法流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15:41

FDTD算法是K.S.Yee于1966年提出的、直接对麦克斯韦方程作差分处理、来解决电磁脉冲在电磁介质中传播和反射问题的算法。基本思想是:FDTD计算域空间节点采用Yee元胞的方法,同时电场和磁场节点空间与时间上都采用交错抽样;把整个计算域划分成包括散射体的总场区以及只有反射波的散射场区,这两个区域是以连接边界相连接,最外边是采用特殊的吸收边界,同时在这两个边界之间有个输出边界,用于近、远场转换;在连接边界上采用连接边界条件加入入射波,从而使得入射波限制在总场区域;在吸收边界上采用吸收边界条件,尽量消除反射波在吸收边界上的非物理性反射波。

FDTD算法,其空间节点采用Yee元胞的方法,电场和磁场节点空间与时间上都采用交错抽样,因而使得麦克斯韦旋度方程离散后构成显式差分方程,相比较与前面的波动方程求解,计算得到大大简化。由于FDTD采用吸收边界条件的方法,使得计算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这样就可以降低程序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

现在有很多关于FDTD的书,国外的有 Kunz 和Luebbers 所著的“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s”,国内的有西电葛老师,北理工高本庆老师的著作。近些年FDTD发展的十分迅速,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的应用,包括天线设计,微波电路设计,电磁兼容分析,电磁散射计算,光子学应用等等。无论是从方法本身,还是从研究应用,FDTD目前的发展都十分的火啊!本人还是较为推崇,原与大家多讨论。

回到顶部

antelope
新手上路

加入: 2005-03-31
地区: 湖北省
在线状态: 离线
帖子: 2 发帖时间: 2005-03-31 23:55 | IP 记录

--------------------------------------------------------------------------------

交流交流,现在有很多混合方法,包括与ray tracing的混合,以及自身的高阶方法,很多东东值得研究。IEEE MTT, AP上的相关p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