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么多年外语我与外国人沟通时与真正的外国人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47:22

正规说来外国人会照顾我们的情绪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讲得超慢的

我天天是和外国人(说英语和法语的)一起工作的,应该算有点心得。

1. 发音。鉴于我们的母语和世界其它语言发音的差别非常大,中国人想发音标准是很困难的,当然做的到,但只靠学希望不大,去国外待几年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比如一个"s"这个辅音,你能发对吗?和中文的"s"是有区别的)

2. 语调和节奏。很多中国人能把外语说得很快,但语调和节奏总是比较生硬,所以只能算是“快”,而不能算是“流利”。语调和节奏是一种习惯,而且起影响作用的口语中的大量连读和省略不是书本和教学磁带里能学得来的。

3. 做不到条件反射。日常说中文时,我们都不会去想得很仔细,脑子里有个概念就脱口而出了。只有正式场合、谨慎发言或者和人论辩时才会一字一句地斟酌。而说外语时相当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耗费大量脑力的,边想边说,即使是些最普通的语句,而且还往往找不到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条件反射还体现在时态使用上,简单情况问题不大,但如果用到虚拟、混合时态(比如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时之类的),恐怕还是得走走脑子现想想的。

4. 最重要的,文化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同样一个意思的表述方式不同,这很容易闹误会,影响沟通。这不是个语言问题,但比语言问题更大,听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说,即使他说着流利的外语,一样感觉有时沟通比较困难。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第一点: 语言的差异:
应该承认这么个事实, 那就是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英文和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的英文有天壤之别(我指的是在实际语言交流方面)。

我非常赞同楼上那位“破狼日”所说的,当我们在和外国人交流的实话,他们确实在迁就我们,因为他们认为英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外语,即使我们犯多么可怕的错误(指的是语法或用词)只要不影响交流和正确理解,他们就对我们的外语水平得以善意的肯定, 但是往往这种"善意" 的肯定害的我们不浅.因为如果没有人指出我们在语法或用词方面出现的错误, 我们永远没有进步和提高, 就象一个外国人多我们说“我养了一只可爱的猫, 它长的很胖”, 出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