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尴尬的心理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17:58
我上了初中之后,出现了一个我最害怕的问题。
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数学教师)是我的表姐夫,刚上初中同学们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偏偏我的数学向来都是很好的,上了初中之后考试也经常是第一,这本是件值得高心的事,可同学们好象总是瞧不起我,平时讨论数学难题从来不找我,尽管他们从来没说过。
因为这件事,我平时也很少和我表姐夫打招呼,更让我愤怒的是,班上其他老师也瞧不起我(我小学的成绩是很好的),尽管我每一科都不错,可从来没有老师搭理我。
我不喜欢现在所在的班,总想着赶快上高中,离开这个班。
我这种想法是不是很不好,很变态啊,谁能帮我解决啊。

你的这种想法不是变态,只是你还没有溶入你的新的大家庭,大家不是看不起你,只是怀疑你真实的势力而排斥你,这也和你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建议你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尽快交几个好朋友,做一个性格开朗,乐于住人的人,另外你应该真确对待和你姐夫的关系,在学校时就是师生关系,对别的老师怎样对他就怎样,不要刻意回避,不要让同学感到你有做作,回家后你们是一家人,那你想怎么样就随你啦.最重要的是要交朋友,要有自己的朋友,这样才不会总是受气,别人也才会通过你的朋友来了解你,改变对你的看法,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谨供参考!

是不好啊,你现在的这种心理。

[疑人偷斧的故事你应该听过吧。
出自《吕氏春秋》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了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偷斧子的。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象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邻居家孩子的言语举止并没有变化,但在丢斧人眼里却前后判若两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成见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大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你现在就有这样的心理,
认为姐夫是你的班老师,
从而就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学生和老师都看不起你的心理,心理上认为大家都是靠你姐夫才取得好成绩的。
实事上人们很少有这样想的。
你的数学好可以这样说,那别的成绩好呢就说不通了。
所以现在一切都只是你的主观意识。

这就类似自卑的人都会有一种心理。
玛丽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很自卑,走路都是低着头的。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玛丽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玛丽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玛丽,你抬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在镜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