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怎样送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9:14:56
林觉民的与妻书怎样送出来的?

1911年4月24日。
1911年,农历3月29日,也就是公历1911年4月27日的下午5时半,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府前突然枪声大作,170多名起义的志士,臂缠白布,脚穿黑面胶鞋,手执枪械炸弹,开始攻打总督衙门。此时,张鸣歧正在府内召集部下的文武,商议如何对付革命党人,哪知道革命党人已经到了!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的将士没有能够攻下总督府,革命党人的起义以失败告终。
这次起义,革命党人或当场牺牲,或被清廷逮捕。被捕的人中,有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就有林觉民。林觉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生性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但就是非常厌恶科举考试,十三岁那年,父亲逼他考童生,林觉民不愿意违背父命,只得怏怏赴试。但是等考卷一到手,他挥笔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头一个交卷出场走了。成年以后,林觉民东渡日本,在那里,他结识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革命领袖黄兴,并被黄兴的革命理想所打动,于是加入同盟会,一起密谋在国内发动起义。
林觉民被捕后,那么张鸣岐,就是两广总督,还有水师提督叫李准,他们两个亲自审讯。林坐地侃侃而谈,他不跪下来,就是坐在地上侃侃而谈,是纵论世界大事,大讲世界上的形势,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卫国。他本来普通话讲很好,可是在座的都是广东人,林觉民怕他们听不懂,当时的广东官吏一般都会讲英语,林觉民就讲英语,而且问他们是不是能理解,所以刑庭上他是好多话是用英语讲的。
其实,早在起义之前,林觉民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在起义的前一天,林觉民就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绝笔信,《与妻书》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