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非花》一诗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6:10:16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花非花,雾非雾是抓住了梦的什么特点?
半来,天明去。点明了梦( )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又抓住了梦的什么特点?

修辞手法应该是包括比喻和拟人。

“花非花,雾非雾”描述的是梦的多姿多彩,却没有一个具体形象。让人觉得神秘而虚无。
“夜半来,天明去”点明梦的不可捕捉性,短暂而不可留。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是承接上两句,梦来时能让人在梦里获得很多不同的愉悦,所以这儿用了“春梦”一词;梦去,就像天空的云朵,不留一丝痕迹。所以,梦是空幻的,但又是可以让人产生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