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论快乐》有什么启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1 15:38:40
从微笑和反思上去理解。

从钱钟书和他的父亲钱基博似乎代表了中国学者的两种风格。他父亲做派敦厚庄重,不苟言笑,学风严谨平实,长于说理论事。钱钟书在继承了他父亲的治学精神和国学造诣的同时,更向恣肆、通脱里去。在他名士、学者的宽袍之下,从老到小蹦跳着不泯的童心与童趣。有人说这是他的可爱之处,其实倒正是他聪明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发达无损的童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一个人假如仅仅受到良好的教育、训练,却在教育过程中窒息、粉碎了生动无比的天性,那么也许会造就出一个个所谓的学者,但不会造就出天才的学者。这种教育不会产生钱钟书。

  即使如快乐这一司空见惯的感情,在钱钟书的笔下也能博古通今,左右逢源。他类征连引、纵横比照,在贯通古今中外之间,挟春秋之笔意、诗话之征言、老吏之判笔、老叟之睿智,移情于谈艺,泄愤于讲史,抒怀于论世,对古今中外之世道、人心、文化,进行了一次总挖掘,升天入地,追古索今,既有神仙之乐,又有鬼魅之痛,既有暂得之快,又有永逝之苦。在文明人的生活中,既有身体的困倦,更有精神的痛苦。但“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如果“有人能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补偿”,那么“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尽管这也许是自欺欺人,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与洒脱。

  我们说,人群中杰出人物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生而不是神仙。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吃人间的饭,坐人造的凳,读人写的书,操用人工的器物,在人的范围内生存、起居,混杂在芸芸众生当中而无法超越,所以,他们的痛苦比起一般人就更显得忧愤深广。但我们一旦走近钱钟书,把他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的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

  做完整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

  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

  柯灵在他的《墨磨人》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文学生涯,冷暖酸甜,休咎得失,际遇万千。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我最向往这样的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什么疾风骤雨,嬉笑怒骂,桂冠荣名,一例处之泰然。但这需要大智慧大学问,不是随便什么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