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的利与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47:24
老师让我们讨论的话题 具体利多还是弊多我也不清楚 希望能够得到客观全面地答案

朋友,这是我看了你的问题在网上帮你找的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 :)-----------改革开放为中国所带来的,超出了1978年几乎每一位政治家的预想。邓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继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顶住了来自国内保守派的进攻,成功地将改革开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基石之一,并不可逆转的将中国带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从1978年至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4亿余人生活在温饱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著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中国的经济结构也随著改革开放而巨变:大量的非公有制成分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而非公有制所占的比例还在进一步攀升。国有制经济开始逐渐转型,令更多的资本能够流入市场。经济规划方针放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引入市场经济的理念。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开始出现变化,不认同共产主义已不再被政府所打压,言论自由也在客观上随著经济的发展而缓步开放,因而更多的人愿意去追求物质文化带来的愉悦。

现在的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作为既定国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外来思想,也在中国社会的思想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随著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理念的引入,宣告中国共产党背弃了马列主义的基本信条,中国已不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具有某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地区生产再度陷入瓶颈,城市与农村、中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贫富分化逐年加深。中国社会的犯罪率和重大贪污事件也在改革开放后不断上升。放弃崇拜共产主义的人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替代补充,令气功、修法等一些未经科学证实的活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些不稳定因素令中国的社会充满了挑战,乐观的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会令这些因素最终减小,而且随著社会的发展,对民主与自由的追求将不再遥不可及;而悲观的预测则是认为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将会被这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所击倒,令中国的政局崩溃。不过对于中国而言,政治经验的不足令执政者们也无法准确的预料中国政局的发展,因而采取在经济上开放,思想上保守的方式,带领着中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