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的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20:42:00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为无情恼。

  此词为苏轼于惠州时所作。写暮春景色与伤春之情,却不同于一般的伤春词,惜婉之中有豪语,以超脱的态度淡化悲愁之情,跳出了仅仅伤春的境界。首句“花褪红残青杏小”,看似伤尽春花凋落,实则由衰亡中点出新生∶花虽将尽,果却待熟。生与衰的对立,于 词人高妙的构思下得以统一,使人在感染几分悲凉后又意识到生机。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洗炼而不落俗套。“燕子飞”,本是动态,词人于其后加一“时”字,即将这“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绿水人家”,本为静态,词人却以一“绕”字使之动态顿生,化静为动。“枝上”两句先跌后扬。“柳棉吹又少”以一“又”字,点出絮花飞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情溢然纸上,余韵无穷,极尽婉约凄艳。故清人王士祯评曰∶“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然而东坡高绝处,乃是不拘于婉约,于其后以“天涯何处无芳草”另拓出一片空远意境。顿时尽扫前辞萎靡之气,使词意不拘于伤春,而换以洒脱的襟抱。如此伤春情怀,又岂是“花间”等艳词所及。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亲苏洵少不喜学,后来虽发奋苦读,却屡试不第,於是决心不走科举之路,而认真研究古今治乱,并精心培养苏轼兄弟。母亲程氏出身於眉山巨富之家,亲自教苏轼兄弟读书。苏轼从小就熟读经史,文思泉涌,心怀壮志,纵论古今,并在二十二岁时一举进士及第。

  苏轼一生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张形成的时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苏洵卒於京师,苏轼兄弟扶父丧返蜀。熙宁二年(一○六九)初,苏轼守丧期满还朝,新继位的宋神宗已经采纳了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开始了变法。苏轼首先写了《议学校贡举状》,反对王安石变科举,受到神宗的接见和鼓励,神宗对他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接著他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并说:「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乱随之」(《再上皇帝书》)。这就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不满,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