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的战功有叶剑英大吗?为什么他当不上元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32:56

粟裕:中国500年来第一猛将
  李德成

  解放战争是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代将领时期。我一直认为粟裕是中国500多年来第一猛将。
  这是由于粟裕是一个具有非凡的将领之缘故。他是典型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最终赢得战争的杰出将领。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培训,他接受最早的军事术语就是可能就是毛主席著名的16字诀;因此,怎么褒扬这个天才的将军也不过分。
  粟裕一生身经百战,他打过各式各样的仗,什么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他用过各种各样的战术手段,并最擅长打险仗,并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如脍炙人口的黄桥决战,如粟裕三次上书,改变了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淮海战役等。可以说,粟裕一生经历的凶险是最多的。
  但是我们对粟裕的战略战术艺术研究的远远不够。这是因为粟裕虚怀若谷的原因。历史上,他曾四让司令,因此,他指挥的战争往往也就张冠李戴了。
  例如,粟裕对二野的贡献是难以被历史忘记的。二野在挺进大别山以前,曾经划出2个纵队,一个是后来的四兵团,即陈赓、谢富治兵团,被中央在1946年就指定为中央直属兵团;再一个是杨得志纵队,划归华北聂荣臻指挥。二野在山东定陶一带作战,伤亡极大。因此中央决定,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调出一个兵团也就是3--4个纵队给二野。这样二野组成了6个纵队,约11万大军,杀向了大别山。邓小平同志说,这是大转折。
  淮海战役前,二野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指挥下,杀向中原。因为大别山战斗的艰苦,二野只余5万余主力部队。中央决定,粟裕再拿出一个兵团4个纵队支援二野。后,陈毅同志兼任二野(中原)第一副司令员,又带走2个纵队。这样二野以绝对优势包围了黄伯滔兵团。但是,由于二野的装备太落后,战斗连续多日不见克敌。故,陈毅急令粟裕不要休整,不怕疲劳,立刻带主力前来支援。粟裕接到命令,立刻放弃休整前来。似乎是因为粟裕刚结束战斗,缴获大炮若干的因素,三野的一顿排子跑疾轰,战斗便告结束了。
  这是解放军战史上的真实事件。1947年,粟裕所部歼敌40个旅,相当于解放军各战场的总和。这是毛选上可以查到的记录。因此,当毛主席接到山东战场捷报频传,立刻以罕见的方式,用新华社记者的名义,亲自撰写粟裕七战七捷(当时为6捷,一仗未进行)的消息稿。
  1950年代,由于山头主义,粟裕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