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是什么咯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3:08:08

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中文叫工商管理硕士。
MBA诞生于美国。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它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的成功业绩的最好说明。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

七十与八十年代,可说是世界各国MBA的黄金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上处于好景,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来自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毕业生,MBA学位于是形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学生对MBA趋之若骛,世界各地知名与不知名的院校,纷纷设立了MBA课程,在美国,MBA课程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了泛滥的情况的出现。平心而论,限于师资、图书设备以及学生本身的学术根基薄弱等因素,某些院校的MBA课程,质素上确是有问题。八十年代后期为MBA的高峰期,到1991年,修读MBA课程的学生开始略有下跌。其后若干院校对MBA课程进行革新,1993年开始报读人数又再回升。

对外国(尤其是美国)MBA课程的批评,过去一直都有,但近年特别严历。有的批评来自商界主管人士,有的则是商学院任教的学者。批评的焦点是各院校培养出来的MBA人才不能满足商界的要求。简单来说,商界所需要的企管人才要具备以下才能:具有领导技巧,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与人沟通,以及具有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学者当中,近年批评最激烈的首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著名的闵议伯教授(Henry Mintzberg)。闵氏认为:“MBA课程训练出来的毕业生犹如雇佣兵,除了少数的例外,他们对任何行业或企业都没有承诺感。这些MBA课程创造了一套错误的企业价值观。”闵氏对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纯”案例教学法的批评尤为猛烈,认为案例方法只训练人们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的事务妄加发言(见“MBA Newsletter”,1993年11月)。此外,亦有批评者认为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个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