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的“丹阳教案”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3:03:29

丹阳,由于历史久远、地利人和,要事、大事犹若繁星。古时就有“洵七省之咽喉、吴越之门户”和“地据要冲、兵家必争”之说。东汉末,这里是孙策、孙权称雄江东、建立吴国的摇篮。南北朝,又是南朝齐梁帝王的故里。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至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太平军与清军在丹阳争战达8年之久,双方投入的兵力各达10余万人。清政府的钦差大臣向荣因屡战屡败气死于丹阳,总兵张国梁因兵败壅阻溺死于东门城河之中。至于明嘉靖年间,后巷、埤城、吕城等地民众奋起抗击倭寇侵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五月,丹阳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传教士残害婴儿奋起毁烧了县城天主教堂,发生震惊全国的“辛卯教案”;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西乡3000多农民为反对县衙粮柜巧取豪夺,毁县署粮柜,烧漕总住宅。........

  丹阳教案发生

  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二十五日,江苏丹阳县人民发现教会墓地埋葬儿童尸首七十余具,育婴堂内亦无一活婴,遂产生公愤,群起将教堂焚毁。官府速派兵弹压。无锡、金匮、阳湖、江阴、如皋等县,亦纷纷掀起反洋教斗争。两江总督刘坤一将六个知县一并惩处,又将二十一人逮捕判刑,赔款十二万元结案。
  金庸的爷爷查文清是查家最后一个进士,是金庸最敬佩的人,也是对他年轻时影响最深的人。查文清在江苏丹阳任知县时,因为发生著名的“丹阳教案”被革职。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曾引用了光绪《东华录》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对此金庸引以为荣。他在小说《连城诀》的后记中说:“我祖父查文清公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

当时很多穷苦的百姓都把养不活的婴儿送到育婴堂,很多婴儿送到时很可能都奄奄一息,如果遭遇传染病,极有可能育婴堂的婴儿会全部病死。育婴堂本着好心想收留这些婴儿,为了救活他们甚至会给婴儿父母钱。但当婴儿最后还是死掉时,他们当然不会,也没有责任或者传统向外界公布婴儿的死讯,于是被怀疑杀婴。
说到底,百姓穷苦,百姓愚昧,百姓对政府不信任,育婴堂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