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16:39

c

  商 盘庚 (生卒年不详)
  商朝第十七代君主,在位初,天灾,人祸不楬,盘庚下决心改革,足卒迁都殷,后改国号殷,因迁都而作告谕臣民之书,即《书经》中的《盘庚三篇》。「遵汤之德,行汤之政,诸侯来朝,商道复兴,」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
  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
  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
  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
  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
  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
  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
  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
  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从那时候起,经过三千多年的漫长日子,商朝的国都早就变为废墟了。到了近代,人们
  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
  墟”。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
  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
  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
  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
  种文字和现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