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山》“触景生情”是诗人创作的直接原因。“景”是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2:51:57
“欲就麻姑买沧海”进行鉴赏分析

诗人登山远望,见夕阳西下、水去云回之景。

由日落想到以绳系日留住时间匆匆的脚步;由水去云回而生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怅恨;由水流想到百川最终都汇集于大海,于是想象“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倘若如此,那么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联想到麻姑三见沧海桑田的传说,认定沧海当归麻姑,于是大胆想象向麻姑买下沧海,买下沧海便拥有了所有的时间;这想象大胆天真到近乎童话,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时间的流逝,使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慷慨悲歌。李商隐这首诗,所吟咏慨叹的尽管还是这样一个带有永恒性的宇宙现象,却极富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令人耳目一新。

一开头就把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到人们面前。傅玄《九曲歌》说:“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长绳系日,是古代人们企图留驻时光的一种天真幻想。但这样的“长绳”又到哪里去找呢?傅诗说“安得”,已经透露出这种企望之难以实现;李诗更进一步,说“从来系日乏长绳”,干脆将长绳系日的设想彻底否定了。

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望见逝川东去、白云归山的景象,不免令人感慨,中心怅恨,无时或已。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感情沉降到最低点,似乎已经山穷水尽,诗人却由“恨”忽生奇想,转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镜。

“欲就麻姑买沧海。”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这里即因此而认定沧海归属于麻姑,并想到要向麻姑买下整个沧海。乍读似觉这奇想有些突如其来,实则它即缘“系日乏长绳”和“水去云回”而生。在诗人想象中,“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最后都流注汇集于大海,因而这横无际涯的沧海便是时间的总汇;买下了沧海,也就控制占有了全部时间,不致再有水去云回之恨了。这想象,天真到接近童话的程度,却又大胆得令人惊奇;曲折到埋没意绪的程度,却自有其幻想的逻辑。

末句更是奇中出奇,曲之又曲。沧海究竟能不能“买”?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幻觉似地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形象—— 一杯春露冷如冰。刚刚还展现在面前的浩渺无际的沧海仿佛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杯冰冷的春露。神话中的麻姑曾经发现,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