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中庸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1:00:15
如题
具体点~

《老子》第二十九章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 或吹,或强,或赢,或培,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这里论述了他的无为思想的具体表现:中庸思想。东周时代的政治形势,如老子所说,有的欲取天下为王。在老子看来,他们不可能成功,天的意志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谁想改变,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企图保持权力,结果必定会失掉。老子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赢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 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有人说,老子的思想意在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这是不公正的。老子是提出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转化,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解决矛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即使矛盾激化,实现矛盾的转化,这要看是什么矛盾。解决“甚,奢,泰”这样的问题,不必等激化了再着手解决,那样就麻烦了。当然去甚,去奢,去泰之后,还是存在矛盾的,虽然老子没有谈及,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说,他并没有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儒家也提倡中庸思想,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或许儒家的这一思想就来源于老子吧。共同的地方是两者都不希望矛盾的激化和转化。儒家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倚 之谓庸”, 还说“过犹不及”, “无过无不及”等等。总之,他们希望通过执其两端,使矛盾得到和解。然而老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合理性,过去批判中庸思想是走了极端。中庸作为文化心理现象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思维方式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某人的不良行为。这说明中庸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参看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