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防止这种作弊行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5:55:10


有一种作弊行为,举例如下:
某个人申请了两个用户名,分别是“张三”和“张四”,他用“张三”提问,用“张四”进行回答,然后,“张三”采纳了“张四”的回答,使“张四”的积分增多。
某一天,他确实真的有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需要求助百度“知道”上的网友,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使用“张三”这个名字在“知道”里提出问题后,等了十四天,
在这十四天里,有许多热心的网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他的问题,其中有些人的回答确实很完美很贴切,他自己也认为这些回答正是他想要的答案,
可是他却故意不采纳这些答案,因为他想让“张四”的积分更快的增加,于是他使用“张四”的用户名,也对“张三”的提问进行了回答,
但他的这个回答是参考了十四天以来所有网友的答案,综合了他们的意见,采纳每个人的答案中的优点,去掉了他们答案中的缺点,使得“张四”的答案是最完美的一个。然后,“张三”采纳了“张四”的答案,结果是:
1、他的这个迫切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张四”的积分增加了
3、真正费尽脑汁帮他解决问题的网友却被骗了。

如果他单纯是为了套取积分,找一些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进行提问,然后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解答,也还罢了,关键是他确实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回答,确实需要众网友的帮助,当别人千辛万苦帮他解决之后,他却博采众家之长据为己有,众多好心的网友却白费了脑细胞,这种行为实在令人痛恨之极。

请大家针对上面这个例子,设计出一整套方案,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利用一套方案(或一项制度),让真正的费了脑细胞并提供最佳答案的网友得到分数。

几个关键点,也许对您有用:
1、 他不知道自己问题的答案
2、 他看到了所有网友的回答
3、 他窃取了别人的成果
4、 他在问题结束前的最后时刻,自己回答了自己,并采纳了自己。
5、 虽然众网友的回答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否也可以适当给一些分数,就象教师给学生批卷子一样,设置一些采分点,学生不一定能圆满地回答整个试题,但只要学生的考试卷中涉及到了这个采分点的内容,就给加上一定的分数?(我知道目前百度“知道”里还没有逐条给分的功能,大家在设计这套方案

我也遇到过两次这样的事,是很令人气愤。
如果从知道的政策上用采分点可能是个办法,我曾向知道建议过类似的做法,另外,有时几个答案都不错,真想都给分,可又不允许。
我觉得制度落实地严一点,可能就解决这些问题了。一旦发现上述骗分现象,马上销户!!!
有个国家对占上毒品的人几个小时内就枪毙(贩毒),不管什么理由什么情况什么量级。这样就很少有人犯险了。

对我来说就没这个问题,因为分数对我没什么意义。解答别人的问题是一种乐趣。这是多少分数都替代不了的,如果他很喜欢要分数就给他好了。

一人一个监考警察

好重的机心哦!

同意楼上的,这样的人一旦发现,立刻销毁ID

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监督,一发现就立刻举报,管理员也要及时采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