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鳝产卵后会边成雄性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7:11:35

会雌雄互变的生物太多了,低等的生物如大肠杆菌。
高等的如沙蚕、牡蛎、红鲷、黄鳝、鳟鱼等但不适应所有的生物,这其实还是科学上未解的一个谜团。
有的动物的性逆转是偶尔的,非正常的,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如鸡
有些动物的性逆转是正常的,比如黄鳝的性逆转
1944年,刘建康首次报道黄鳝存在性转变现象。他在研究黄鳝繁殖习性的过程中,首先观察到黄鳝的性别明显与体长和年龄有关,中小个体主要是雌性,而较大个体为雄性,雄鳝都是由雌鳝产卵后通过转变而来,而该转变不可逆转。
黄鳝从胚胎到性成熟期都是雌性,雌性性成熟产卵后,卵细胞败育,卵巢逐渐退化,同时,分布于生殖褶上的原始精原细胞开始生长发育,形成精小囊。此时残留的雌性生殖细胞与发育的雄性生殖细胞共同存在于生殖囊腔内,为雌雄间性发育阶段,然后向雄性过渡,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即发生性变化后不再由雄性个体逆反为雌性个体[19,20]。
肖亚梅[23]经过实验证实,黄鳝生殖腺初始发生时,最早形成2条独立的生殖腺体,在发育过程中2条生殖腺的系膜合并,但2生殖腺的腺体仍是分离的;观察结果还表明,无论是在雌性发育阶段还是性转变为雄性后,这2条生殖腺的腺体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皆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均具有正常的生殖功能;原始生鱼细胞的命运由它们在生殖腺褶中的位置所决定,发育为卵细胞的原始生鱼细胞位于生殖褶的外周部分,而那些后来发育成精原细胞的原始生殖细胞则在生殖褶的较中间部分。
一般认为,体长20crn以下的成鳝均为雄性;体长20~35 crn时,绝大多数是雌性;体长36~38 cm时,雌雄个体数相等;体长在38 crn以上时,雄性占多数。但也有人观察到从池塘中捕获的体长在50—60 cm以上的黄鳝全为雌性,橙黄色的卵粒发育正常,并能正常产卵孵化。对于这一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池塘环境稳定,饵料丰富,黄鳝生长快,而性逆转又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黄鳝个体虽大,但尚未逆转为雄性;二是黄鳝很可能像海洋中某些性逆转鱼类一样,它的性逆转受群体性比的调节[3]。
性逆转时性腺蛋白对黄鳝血清睾酮(简称T)和雌二醇(简称E2)含量影响的周年测定表明,雌性黄鳝血清T值在繁殖季节前期2—3个月平均含量很高,而没有性逆转的鱼此时却很低,原因是黄鳝的卵巢内精巢组织开始分化,同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