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院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的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3:04:31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动衬静的写法,起到了“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

一般写静多写夜晚,这首诗写古寺的清晨的宁静,使人读后也受了禅心的感染。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结尾以万籁俱寂,只有钟磬声收束,进一步表现了禅寺的幽静和诗人悠闲适意的隐逸情趣,曲折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