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是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12:17

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
应该是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与导弹!
一星就是人造卫星

指“核弹”、“导弹”、“卫星”

原子弹也好氢弹也罢,凡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原理的核武器统称为“核弹”

而“导弹”仅仅是一种运载工具,一种可以运载“核弹”的运载工具,“导弹”本身并不是一种无器,“导弹”的威力主要是来自于它所携带的弹头。

两弹一星一般指对于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当时受到美国相当大的武力威胁,所以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定将原子弹、氢弹当成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后来原子弹与氢弹合而为一,导弹(洲际弹道飞弹)成为两弹中的另一弹。

而毛泽东则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便当时中国距离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画。

经过了10年左右的发展,1967年,中国顺利完成氢弹试验;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完成所谓的「两弹一星」。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共产党党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赠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参与了人造卫星、氢弹、导弹开发的科学家。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立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