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13:32:16
教师隐性知识的特点、功能是什么?

隐含经验类知识(或称隐含性知识或隐性知识), 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波拉尼对个人知识的研究是当代关于知识分类中的 “隐含类知识”的来源和基础,他强调指出了个人头脑中属于经验、灵感等那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体现于教师职业中的隐含性知识主要有四个方面:1.教师以隐性的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技能与知识;2.教师教学机智的技能与知识;3.教师在教育科研、学习新知方面的技能与知识;4.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由于自身具有的特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难于发觉,但是其在对教师的指导作用上又比显性知识更重要。教师职业具有固定的特点,因此教师的隐性知识是相对容易获取并被创新利用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使得他们的隐性知识具有在教师群体之间的共享性与流动性。另外,从学校这样的组织机构本身来看,教师的隐性知识在管理上更具可操作性。

  知识通常是隐性的——是不容易看到和表达的东西。隐性知识是非常个性化的,难以形成统一的格式,也难以和他人交流和共享。主观的见解、直觉、预感等都属于隐性知识范畴,而且隐性知识隐藏于个人的行为、经验、理想、价值观和情感之中。最根本的东西也是我们用眼看不到的东西,实践工作者知道的东西比他们说出来的东西多得多。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教育艺术有如一座潜藏在实践外表下的冰山。要真正实现教师专业提升,仅揪住显性的外部理论知识这个“冰山一角”显然走入误区,教师专业提升的核心是如何改善教师个体隐性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品质。由于隐性知识难以意识和更正,且这些隐性知识依附于教学行为和日常经验之中,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思考自身内隐于日常教学行为中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将它们由隐性状态变为显性状态,进而对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思考!澄清和修正,并通过教学实践行动,将品质得到改善后的知识自动化、重新内化为隐性知识,在这样的循环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