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和后张法这2种制造方式相比,在使用中,力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30:35
比如:哪种更不容易产生裂缝?为什么?

首先你应该明白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
?1.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张拉钢筋;
???b、浇灌混凝土和养护;
???c、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
1.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
2.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构件制作和养护;
b、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
c、灌浆和锚头处理。
3.有粘结、无粘结
4.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
5.纵向张拉、横向张拉
先张法与后张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区别,而力学性质并无明显区别。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唯一区别是先张法是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筋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依靠预应力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完全依靠端头锚具来传递预压力。
如果忽略摩擦的影响,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沿全长是相等的,在单一截面上与混凝土不存在应变协调关系,当截面混凝土开裂时对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裂缝疏而宽,挠度较大,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是否容易产生裂缝只与预应力度有关即与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有关,而与制作方法无关,但你要明白一点,一般来说,施加同样的张拉应力时,先张法要比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大,因为先张法中混凝土有弹性回缩。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你查更多的资料来了解预应力知识。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先张法又分为台座法和机组流水法,后张法则先制作构件后张拉预应力筋,主要用于现场制作大型和重型构件。

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制作:

预应力筋的张拉: 0—1.05σcon 持续二分钟 σcon或0—→1
03σcon称为超张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应力损失及补偿设计中预料不到的某些因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先张法和后张法在工艺及力学性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主要在于预应力损失上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还是先张发更不容易产生裂缝,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