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金是不是有关系靖康之耻,然后清朝也是他们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4:54:00
RT

是。靖康之变,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后来的清朝罪早就叫后金,也是女真人建立,后来改为清,还是金的转音。
关于楼上说的问题,我觉得并不算反证。首先在姓名方面,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翻译一向混乱,以元为例,也速该是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给则是他的一个妃子,两个名字极易混,直到民国早期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还是一塌糊涂。所以姓氏不是问题;至于金自己创立文字,我也是头一次听说(也可能是本人孤陋寡闻)。但是,典籍的删改、篡改和毁坏,清朝确实是非常严重,春秋有董孤直笔,清朝全是篡改。不过皇家干预历史典籍,也不是明、清的专利,宋朝就很严重了(宋朝以后哪个皇帝的谥号是炀、幽、厉这样不好的字眼?全是徽、钦、理、英这样的字)

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这是中国人从未遭遇过的耻辱。

从此,“靖康之耻”刀子般刻进了中国的记忆。

是,汉人对于金人是恨之入骨,所以后金,也就是皇太极为了后进能够统一中原,后金的名称引起汉人过多的反感,所以更改国号为清。

强烈怀疑!
首先,金女真人的姓氏完颜等并未出现在清的女真人中,同样清女真人的姓氏爱新觉罗、他他拉、扭古禄等则从未出现在金女真人的姓氏中。很难想象,汉族的皇朝更替后,汉族人的姓氏也会全部改变。
其次,金后期已发展出了文字、进化到农耕文明,